盲道是由日本人三宅精一在1965 年为失明的友人发明的。我国第一条盲道在 1991 年始建于北京的蓝靛厂。“盲道热”始于 2005 年“全国文明城市”称号评选项目中。
然而信息时代出现了“盲道无用论”,我们如何看待和解决这一问题?东北财经大学教授吕洪良为我们带来了答案。
盲道的利用率并不很高,90%的盲人有一定光感,他们更习惯于沿着路边行走。10%的全盲盲人借助智能手机和导航软件也可以解决出行的基本信息需求。
地铁内部按照标准铺设的盲道,方便残疾人出行。
关于室内是否需要铺设盲道,没有一致标准。日本的公共场所内部也有比较完善的盲道系统,与外部的盲道系统结为一体。国内的地铁站、火车站、机场等交通枢纽室内大多有盲道。但大型商业中心内部通常没有盲道。
国内某所重要的盲人机构中没有传统盲道,而是走廊两侧的扶手上有盲文提示,盲人可以摸着扶手行走,他们计划在天棚顶部安装电子设备,盲人进入建筑便可通过手机实现导航。国外建筑中有一种设计是将导盲提示装饰在墙壁上,盲人可以摸着墙壁行走。
很多地方将盲道作为装饰,完全没有考虑盲人的使用。
盲道的本质就是要克服信息障碍,信息技术发展与设计思路创新将探索出传统盲道的补充或者替代方案。
盲道的应用与需求者的关切
关于盲道,有两个问题是盲人所关注的,但至今没有很好的解决方案:
一是如厕引导问题。当一个异性陪伴盲人的时候,就无法引导他进入卫生间。对此种需求,国内目前还没有在设计标准上做出回应。但这个问题可以综合利用设计与技术加以解决。
二是过马路引导问题。国内大城市主干道的红绿灯都配有过街音响提示。但在没有红绿灯和过街音响提示装置的路口,盲人如何安全地穿越马路呢?我们注意到日本人行横道中间也建有盲道。但关键问题是如何保证车辆礼让盲人。显然,这不单是技术问题,也是制度问题、社会问题。
总之,现实要求我们打破固有范式,重新思考包括盲道在内的导盲系统,以回应需求者的关切。
盲道的争议与未来
在欧美国家的城市中很少见到盲道,仅在拐弯处或路口设置了提示盲道,而没有行进盲道。据说日本也开始反思盲道的应用。
当脊髓损伤者坐着轮椅经过盲道时,因凹凸不平的盲道所产生的颠簸会引起他们的腿部痉挛。从这个意义上讲,盲道不是一种通用设计。
在国内,近十年来,机动车数量猛增,停车问题没有得到妥善解决。首先,盲道建设只追求数量不讲究品质;不少盲道通到等障碍物上、或者没有考虑盲道上方2米之内的探出物,不能保证盲人的安全。这是盲人不使用盲道的一个重要原因。其次,在盲道上停车是低素质的行为,造成了安全隐患。而执法者以罚代管、只堵不疏,未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由于缺乏必要的管理,盲道上有很多障碍物,给盲人出行带来了很多不便。
盲人是盲道停车的受害者,更是粗暴执法的替罪者。盲道的使用与管理已不再是一个技术问题,而是一个社会问题。
盲道到底有没有用?这并不取决于盲道本身。因此,我们不是要否定盲道的价值,而是期待综合考虑设计和技术因素,找到一个更优的盲人引导方案,同时又最大程度地降低负面影响。
前提是要首先提升城市的建设水平和管理水平,避免盲道建设中的形式主义;同时要提升市民的文明素质和规则意识,为盲人自主出行、融入社会创造友善的社会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