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个懂事的儿子争着帮母亲搬运柴火
杜翠云终日为家操劳
从第一声啼哭到嗷嗷待哺,从牙牙学语到蹒跚学步,孩子每一步成长,都倾注了父母无尽的心血。但对于海口市龙塘镇三桥村委会玉王村的母亲杜翠云来说,养育孩子的路却异常的崎岖艰难,她要比普通的母亲付出更多的心血照顾两个年幼的残疾儿子。
有人说,人的嘴唇所能发出最甜美的词汇就是母亲,最美好的呼唤就是妈妈。母亲,这个神圣的称谓早已被天下儿女诠释得淋漓尽致。杜翠云就是这样一位伟大的母亲,丈夫王恒辅是一名智力二级残疾人,两个年幼的儿子也是残疾人,大儿子王益渌是一名智力三级残疾人、小儿子王益俵是一名精神三级残疾人。家中还有年迈患病的老父母。十二年来,杜翠云把全部的爱和希望都给了两个残疾儿子,一个人苦苦地支撑起了一个家。
【不幸接踵而至】
2005年,杜翠云经人介绍认识了丈夫王恒辅。两人经过短暂的相处便步入婚姻。婚后不久,杜翠云便发现丈夫常常喜欢呆在角落里喃喃自语,平常也少言寡语,外出找工作总是处处碰壁,智力似乎有些异于常人。经诊断,王恒辅的智力确实存在缺陷,是一名智力二级残疾人。丈夫没有稳定的工作,全家仅靠售卖几头山羊和水稻维持生计,日子过的相当艰难。不久,大儿子王益渌出生,家里的日子更是捉襟见肘。但杜翠云很知足,有了孩子就有了希望,她决心要用心把孩子抚养长大。 “越苦,我越要撑着,总是想着孩子长大了就好了,就有了盼头。”洗衣、做饭、耕种……杜翠云每天要像男人一样干活,苦苦地撑起了一个家。
然而,并非事事都如人愿。2009年,小儿子王益俵出生,当全家都沉浸在喜悦中的时候,杜翠云发现儿子时常出现抽搐的情况,经医生诊断儿子患有癫痫病。作为母亲,面对儿子患病的事实,她不甘心,更不死心。她一个人带着孩子辗转镇医院和省人民医院治疗,医生建议孩子的病只能药物控制,很难治愈。听到这个消息杜翠云如坠深渊,但即使哭肿了眼睛,哭哑了嗓子,却逃避不了儿子患病的现实。屋漏偏逢连夜雨,细心的杜翠云发现大儿子到了3岁还不会说话,而且反应能力很差,性格也比较内向。经医生诊断,大儿子智力低下,属于智力三级残疾。
面对生活的重大变故,杜翠云一度万念俱灰,上天和她开的这个玩笑实在太过于残酷。看着年幼的儿子,杜翠云的眼泪止不住地流了下来。“这么多年我都不知道怎么熬过来的,我一个人撑起一个家,既要照顾两个孩子,还要照顾老父亲和老母亲,这些年,父母的身体很差,母亲有轻微脑中风和胸积水,每天都要吃中药。但面对这一切,丈夫却帮不上忙。我心里很苦,但却无人诉说,丈夫不能理解我说的,更不能帮我分担,我只能一个人默默地承受。”杜翠云红着眼眶说。“尽管日子过得很苦,但翠云很少主动向别人寻求过帮助,再苦再累,她都咬牙扛下来。实在熬不下去了,她才向残联寻求帮助,这么多年,她一个女人撑起一个家,真是太不容易了。”龙塘镇残疾人专职委员王丽姑说。常年累月的操劳,让杜翠云落下了一身的疾病,腰间盘突出导致的腰部疼痛一直折磨着她。
【为了儿子,她选择坚强前行】
为了照顾两个孩子,杜翠云无法外出打工,也无法专心干地里的农活,一天中更多的时候,杜翠云都要在家事无巨细地照顾两个孩子,喂食、洗澡、收拾两个孩子在家里撒的尿便,尽管日子生活过得单调而清苦,但杜翠云却无怨无悔
杜翠云一家的情况得到了龙塘镇残联的关注,在龙塘镇残联的积极申请和省残联的帮扶下。2016年,省残联拨付6万元帮助杜翠云一家搭建新房。今年,杜翠云一家搬进了新房,但由于经济困难,家里没有装修更没有购买一件像样的家具。但杜翠云很知足,“房子尽管还很简陋,但能为一家人遮风挡雨,我觉得很温暖。”杜翠云说。
在当地政府和残联的帮扶下,今年年初,大儿子王益渌进入海南(海口)特殊教育学校学习,在学校里,儿子热衷于参加体育锻炼,喜欢轮滑,在老师的精心指导下,儿子的进步很快,性格也开朗了很多。看到儿子的改变,杜翠云很欣慰。为了送儿子上学,杜翠云每天风雨无阻骑行往返100多公里送儿子去学校。杜翠云现在最大的心愿就是可以在海南(海口)特殊教育学校找一份兼职的工作,这样既可以挣取一点收入,也方便接送儿子。 “我总是告诉自己家和万事兴,再坚持一下,再坚持一下,总会熬过去的,我也总是鼓励儿子要认真学习,长大了可以自食其力。”杜翠云说。
一个女人撑起一个家,面对这样一位伟大的母亲,没有人会不动容。多年来,杜翠云付出的不仅仅是艰辛,还要承受常人难以忍受的寂寞和苦楚。但她没有嫌弃更没有放弃这个饱经风雨的家。她用似海的真情守护着这个家,用爱谱写了一曲伟大的爱的赞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