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视网客户端3月3日海口消息(美视网:杨帆、唐铭慧) “3月3日,在听障人士中,关注或刷屏最多是关于爱耳日的话题,海南省残联充分利用线上平台和广播电视报刊等形式,加大爱耳日的宣传,并利用中央和省内资金,计划投入820万元,惠及1121名听障人士”海南省残疾人康复指导中心主任梁云说。
据不完全统计,我国现有听力残疾人2780万,其中0-6岁的听力残疾儿童约13.7万人,每年新生听障儿童2-3万人。目前海南有听障人士约11万人,每年新增的中度、重度及极重度的听力障碍患儿在200人左右。世界各国对听障人士的工作十分重视,自1989年以来,每年3月3日定为一年一度的全民“爱耳日”。
2020年是第21个全国“爱耳日”,也是国际爱耳日,主题是“保护听力,终生受益”。在疫情特殊时期,为加大“爱耳日”宣传力度,海南省残联充分利用手机客户端和工作微信群,制作有关爱耳日的手机报和美篇等形式推广宣传,同时通过广播电视和报刊,加大“爱耳日”科普宣教活动,传播爱耳护耳知识、听力保健科学知识、及人工耳蜗和助听器相关知识,保证听障人士和社会各界人士在疫情期内在家中也能了解听力残疾预防等相关科学知识,进一步提高全民爱耳护耳意识。此外,还对全省听障人士和社会各界公示了省级和各市县的听障康复机构的地址、联系方式等信息。
(图为:海南省残联残疾儿童康复救助经办机构信息表2020版)
据了解,近年来,海南省残联主动担当,建立了儿童听力障碍筛查、诊断、干预一体化工作机制,开展听力障碍患者康复救助民生项目,覆盖了我省户籍儿童及青少年,涉及年龄段6个月-18岁,小龄优先。 在2019年海南省听力障碍患者康复救助民生项目中,为150名患者提供听力障碍诊断服务;为10名患者提供人工耳蜗植入(含人工耳蜗+处理器+住院费用+术后调机和听力学评估);为35名患者验配助听器(含助听器和验配服务);今年,计划投入820万元,其中成人助听器项目惠及945名持证成年听力残疾人;儿童助听器项目惠及60名0-17岁听力残疾儿童;人工耳蜗项目惠及12名0-6岁听力残疾儿童;人工耳蜗处理器升级项目惠及24名早期植入人工耳蜗的听力残疾儿童;听力语言康复训练惠及75名听力残疾儿童。
在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后,为实现“停课不停学”的目标,确保疫情期间海南残疾儿童的康复得到有效的训练,海南省残疾人康复指导中心从2月10日开始,启动了远程康复的“空中课堂”教学模式,并针对居家康复项目重新制定教学方案,为分布在全省各地的在训儿童提供居家康复教学服务,让孩子们停课不停学,保障听障儿童康复训练的持续性。
对孩子耳朵有害的行为
如何保护听力?
耳朵是人体的重要器官,听力不好、耳鸣会给生活带来很多的不方便,患者也很痛苦,现在看看日常生活中应该如何保护听力:
1.避免噪音:如果经常接触很刺激的声音,如鸣笛声、施工噪音、KTV噪音等,容易导致耳朵内部的毛细血管痉挛,听力会受影响,甚至会引起噪声性耳聋、耳鸣的情况。长期在噪声强的环境中工作者,应佩戴防护耳罩;尽量不用或少用随身听,特别是避免音量过大。
2.不要经常掏耳朵:掏耳朵这种日常习惯动作很容易损外伤耳道皮肤,把细菌带进耳道。耳屎在医学上成为耵聍,大块硬结的耵聍,应该在请医生用专业工具取出。如果痒的难受,可以用手在耳外侧轻轻擦,但不要太往里伸。
3.谨慎用药:避免使用庆大霉素或是链霉素等会对耳朵产生负面的影响的药物。
4.做耳操:耳为宗脉之所聚。人的耳朵分布着诸多穴位,通过经络与全身保持着密切的联系,所以养生时候应该多用按摩的方法,经常按摩翳风穴和听会穴等穴位可以加快耳朵的血液循环,保护听力。
5.保持良好的情绪:应该注意保持良好的情绪,不要让自己总是处于焦躁和愤怒的状态,这样会导致耳鸣、耳聋经久难愈。
6.保护肾脏:耳朵和肾脏的关系是很密切的,应该多吃一些黑芝麻,黑豆或是黑米等黑食物,听力也会更健康。
7.正确擦鼻涕:有鼻炎、咽喉炎的人,不要用力擦鼻涕,以防止鼻咽部分泌物经咽喉鼓管进入中耳。
8.及时正确就诊:对突然发生的一侧耳鸣、耳聋,不可掉以轻心,应立刻请耳科专家就诊,以免延误最佳治疗时机。
早发现、早干预、早康复
早发现
如何及早发现儿童听力问题? 据了解,按照新生儿听力筛查的要求,听力筛查在新生儿出生3天左右初筛一次,未通过者则在出生42天内进行复筛。若仍未通过,3个月大时还要复诊一次。若患儿最终确诊为先天性听力下降,则应在出生后4个月内采取干预措施并进行康复治疗,家长应该重视新生儿听力筛查。此外,做好听力筛查后,家长也要时刻关注孩子,发现孩子说话或者听力有问题,要及早到耳科做进一步检查。
早干预
如果儿童被确诊为听力障碍就必须实施早期干预,这是患儿康复成功的关键。根据患儿不同的听力情况,选择不同的干预措施。对于分泌性中耳炎患儿,应进行定期随访和复查,根据听力情况给予观察或药物治疗,必要时手术治疗;对于轻度及中度感音神经性耳聋患儿,除了定期复查听力外,应配戴助听器;对于重度及极重度听力障碍患儿,如配戴助听器无效,可进行人工耳蜗植入手术。对于单侧听力障碍患儿,也要及时进行听觉干预,同时保护好健耳,避免头部外伤以及药物的不当使用,以防健耳听力下降。
早康复
虽然戴上了助听器或者人工耳蜗,但由于长时间听力系统的破坏,听障儿童没有听觉功能,没有语言的储蓄,还处于理解语言的阶段,再加上口舌比较僵硬,不会一下子就可以开口说话。0—3岁是听障儿童康复的黄金期。这个时期孩子的大脑发育最快,也是学习语言最关键时期,尽早让孩子配戴合适的助听设备接受声音和语言刺激,尽早让孩子接受康复训练,听障儿童发声的几率非常高。如果超过6岁才进行康复训练,康复效果则会大打折扣。由于90%的聋儿都有残余听力,只要有残余听力,戴上合适的助听器或人工耳蜗,听力能补偿到最适范围内,语言康复老师就能从察觉、分辨、辨识、理解这四个阶段进行康复训练,从而让听障儿童从无声的世界到会听、会说、会唱、会沟通,最后能回归主流社会。
助听器是什么?
助听器是一种精密的电声放大器,可以帮助听障患者听到原本听不到的声音,通过处理、放大声信号,使听障患者听到、听清声音。选配助听器是目前听障患者常用的康复手段之一。 使用助听器没有严格的年龄限制,从出生数月的婴儿到高龄老年听障人士都可使用。选配助听器需注意:选配前需进行全面的听力学检查,根据听力损失性质及程度选配适合的助听器。在正规的听力康复机构选配助听器,不可自行购买,随意配戴,以免加重听力损失。听从医嘱,定期调试助听器。选配助听器后,要进行听觉言语康复训练。
人工耳蜗是什么?
当听力损失程度达到重度以上、助听器补偿效果不佳时,可以考虑植入人工耳蜗以获得听力重建。人工耳蜗是一种替代人耳功能的高科技电子装置。它将声音信号转变成电信号直接刺激听神经纤维,从而使人产生听觉。
植入人工耳蜗需注意:人工耳蜗植入手术前需进行一系列评估,确保听障者适合植入。人工耳蜗术后的康复效果受植入者年龄、听障病因、病程及术前听觉语言水平等因素影响,不同个体的效果可能差异较大。听障者及其家属应建立合理的期望值。人工耳蜗开机后需定期调试,同时配合听觉语言康复训练。
海南省残疾人康复指导中心听力残疾康复救助的内容是什么?
听力残疾康复救助的内容包括:
人工耳蜗植入:为0-7岁经评估符合植入条件的重度听力残疾儿童提供术前筛查、人工耳蜗设备、手术费用救助;
助听器适配:经评估符合助听器配戴条件的听力残疾患者提供助听器验配服务;
康复训练:为0-7岁人工耳蜗植入术后或佩戴助听器的残疾儿童提供康复训练服务。
有人工耳蜗植入、助听器适配、听觉言语康复训练需求的听障患者可拨打电话65352916咨询。地址:海口市美兰区美群路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