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杨帆、郑治臣,摄像/黄文平、刘凯)“残疾人的脱贫攻坚奔小康,对全市各级残联组织来说,是一项重大和迫切的赶考课题,维系着广大残疾人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海南省东方市残联党组书记、理事长郑全得表示。
据了解,“十三五”时期特别是党的十九大以来,东方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残疾人的工作,残疾人权益保障制度、基本公共服务体系和生存状况得到进一步的完善和发展,各项工作走在全省市县残联的前面,尤其脱贫攻坚工作,受到社会广泛称赞和上级的好评,该市残联郑全得同志在2017年、2018年、2019年分别先后被东方市评为“扶贫先进”工作者。
一、 精准扶贫,助力残疾人奔小康。
2020年是脱贫攻坚进入小康决胜之年。为了完成既定的工作目标,近年来,东方市残联按照市委市政府的部署和要求,采取切实可行的扶贫措施,分别选派市残联优秀副理事长周得强到东方市新龙镇新村任第一书记和选派市残联干部朱德建到新河镇东风村任第一书记开展扶贫工作。根据定点扶贫村的情况,因地制宜,实施了“扶志又扶智”,“两不愁三保障”等措施,加强村“两委”的组织建设,充分发党支部战斗堡垒和共产党员先锋模范的作用,积极发动定点贫困户和困难残疾人加入农民合作社和爱心企业入股创收增效,提高定点贫困村和困难残疾人脱贫质量。
东风村村民吉成彪说,是党和政府的脱贫政策和工作队帮扶让我们贫困户脱贫过上好生活。家有残疾人的东风村贫困户吴昭社说,他们一家早年从外地迁居到东河镇东风村居住的,由于没田没地,依靠打零工维持生计,一家几口人困居在破旧的瓦房,2018年,在当地政府和市残联工作队的帮扶指导下,进行危房改造,住进了宽阔的新平房,开起杂铺店,脱贫了,生活一天天的好起来。市残联驻村干部朱德健说,脱贫工作虽然很辛苦,但很有成就感,因为实实在在看到了贫困百姓过上好生活。
据悉,目前东方市残联定点的东风村和东方村,共计建档立卡的贫困户40户全部脱贫出列,全市建档立卡的贫困残疾人有2130户2243人也全部脱贫。
残疾人是社会弱势群体,他们的小康考量着整个社会的小康。近年来,东方市残联紧紧围绕着市委市政府脱贫攻坚重点工作,结合“十三五”残疾人工作目标,对表对标,对全市建档立卡的贫困残疾人和困难残疾人进行“一对一”的帮扶,让残疾人充分享有普惠和特惠政策的同时,落实“两项补贴”措施,对全市一二级残疾类别的重度残疾人和生活困难的残疾人全面进行生活补贴;对符合低保的残疾人全部纳入低保范围,做到应保尽保。同时采取“公司+农户”的方式,号召和倡导困难残疾人的农户入股爱心企业参与盈利分红;另一面,拓宽残疾人就业门路,广泛发动和支持社会爱心人士创办企业安排残疾人就业;扶持个体残疾人自主创业就业;帮扶农村困难残疾人及残疾人家属发展生产,不断扩大和巩固残疾人的脱贫面及脱贫质量。
二、 不分城镇乡村残疾人,困难一个帮一个
在就业中让贫困残疾人得到脱贫过上好生活,这是东方市残联一贯坚持的工作方向。“我们对残疾人的就业是见缝插针,只要不违反相关规定,只要利于残疾人创业就业,不管城镇和农村,困难一个帮一个。”东方市残联党组书记、理事长郑全得说。
今年38岁的东方安路达汽车租赁有限公司的董事长张海荣,因为小儿麻痹症自幼不幸落成二级肢体残疾人,2017年在市残联的帮扶和指导下,在东方市区创办了安路达汽车租赁有限公司,招聘了3名残疾人和多名残疾人家属就业。“虽然厂子效益不是那么景气,但是能解决温饱问题,让一批人得到稳定就业,这是我们残疾人存在的价值和尊严。”
东方市板桥镇白穴村欧由雄,是一家多残户,属于贫困户。2017年,在市残联和相关部门的帮助下,发奋图强,承包大片土地种植香蕉和甜玉米等农作物,2019年创收20多万元,实现脱贫并盖起新房子。“今天有好日子是党的好政策带来的,老百姓只要找准路子并勤劳,过上小康生活不是梦”。
三、 整合社会资源,开启残疾人脱贫“造血型”新模式
脱贫的成功点就是把“输血型”的扶贫转变为“造血型”的扶贫。近年来,东方市残联在市委市政府正确领导下,充分发挥和鼓励社会爱心企业加入扶残助残行列,开启了残疾人脱贫“造血型”的新模式,积极发动困难残疾人入股到爱心企业中享有盈利分红,让广大残疾人过上好生活,真正在小康路上,不落下一个残疾人。
爱心人士杨丽花和丈夫原是东方市某单位的职工, 2018年退休后她在东方市八所镇创办起东方市鸿盛残疾人服装加工厂,安排了20多名困难残疾人就业。杨丽花说,办厂的初衷是通过“建立产业助残+重度残疾人托养(日间照料)基地,为贫困重度残疾人提供日间照料服务,解放贫困残疾人家庭的劳动力,带动当地残疾人及残疾人亲属就地就近就业,走出了一条农民增收、产业发展、企业壮大、多方共赢的扶贫新路子。
近几年,在东方市新龙镇创办中正水产养植公司和在感城镇宝上村创办迦南兰花基地,分别先后安排了30多户和50多户贫困残疾人家庭入股到基地中享有盈利分红,带动当地残疾人发展生产,助力残疾人脱贫奔小康。新龙镇中正水产养植公司,每年还拿出一定的资金,资助该镇困难残疾人及贫困户的子女读书。这两个基地的负责人都表示,让残疾人入股到企业中享有盈利分红,又带动残疾人学技术,增强生产发展后劲,是企业在脱贫攻坚中的社会责任和担当,希望很多的社会企业加入扶残助残行例,构建更加和谐更有温度更有爱心的美丽新东方。
在这里值得一提的,东方市慈善协会,是一个大爱的企业,近年来,每年春节期间,对全市一、二级类别的5000多名残疾人进行走访慰问,给广大残疾人更多的社会温暖。
东方市残联为巩固和提升残疾人的脱贫成果,认真贯彻落实省残联和市委市政府的总体部署和要求,发挥全市各级残联和各乡镇(居)及各村委会200多名基层残疾人专职委员的前沿力量,平时在管理和服务好残疾人各项工作的同时,在新冠肺炎防控期间,走村进户,宣传发动,协助当地政府开展工作,在近期还积极协助开展残疾人复工复产工作。对一些走不出家门的建档立卡户、低保户疑似精神、智力残疾的困难户,东方市残联邀请了省平山医院专家入村到户上门作残疾鉴定,确保贫困户、低保户残疾评定不漏一人,应评尽评,做到办证率100%。东方市残联副理事长周得强介绍,2018年以来,全共计为900多名贫困残疾人上门服务作残疾鉴定。
郑全得说,残疾人事业考量着社会文明进步的程度,只要全市各界都来关心和支持残疾人工作,东方市2万多名残疾人的生活,一定会迎来美好的春天,一定会与健全人同步进入小康社会!
“这些年来,每一次下乡,郑全得的衣服总是湿透的,为了残疾人的事业,他太拼命了。”东方市残联工作人员莫燕玲说。
这是一个基层残疾人工作者的缩影,是一个脱贫攻坚干部的真实写照,是广大残疾人朋友真正需要的“娘家人”!